喜欢这个版本的爱丽丝,没有了童话般的梦幻,只剩下残酷的现实,填满了木屑的残暴兔子,无意识的木偶,乱砍人的红桃王后,四处散落的标本骨头,也许是现代生活的压抑,更让人喜欢这种超现实手法的描绘,不否认会带来一丝不解,却并不影响这是部好影片的事实。一部动画,却看出了比恐怖片更深的惊悚,特写的旁白红唇,若有似无的背景音乐,小萝莉的无表情面部,时刻都在提醒着你这并不是一部正常的动画,但是也许这并不影响小孩的观看,从儿童世界的不同视角,会说话的木偶,会移动的纸牌,会变成毛毛虫的袜子,都是那么的新奇有趣,成人角度的恐怖并不是孩子的重点,那些骨头标本,猪形怪婴也只是有趣的一部分而已,不正是儿童的天马行空才成就了这部电影吗?在3D科幻大片横行的时代,翻看一下将近30年前的电影,体会那无声的氛围,慢节奏的恐惧,不也是极好的吗?
'完全是因为想说的太多短评里塞不下才写的这所谓的影评'
一扇扇的门,积木城堡,兔子标本,木偶,娃娃,纸牌,茶杯,饼干,墨水……现实中的事物变成梦境中的意象,按不符合理性逻辑的线索排列着。
暗黑?不如说是成人的心“黑”了吧,骨头对应着死亡,尖锐、血和伤口对应着疼痛,这是活了太久的我们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得不说导演玩弄心理暗示有一套,若将画面中的灰尘污渍去除,甚至简化成2D动画效果,这些奇妙的化学反应都会消失。
真是对原著的神还原!
大家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一定要去看看原著小说,这很重要!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看电影之前并不需要去仔细阅读原著,但是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如果你没读过原著小说,观看时的乐趣会减少很多,不仅因为直接看电影可能会看不懂,同时还因为看完书之后,你可以把自己脑海中的“仙境”和史云梅耶在电影中造出来的这个“仙境”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异同。我小时候就非常非常喜欢《爱丽丝梦游仙境与镜中奇遇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各种漫画
在复杂的成人世界中向往童年的美好和自由而生的作品,这是作者留下的明显痕迹。整个片子没有剧情却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接连不断的未知。看完后让我迫切希望得到无限的想象,可是成年的想象空间有限。产生一种依恋童年的感觉,不可再得的一个优势——童年的天马行空,思路最为活跃的时期。在我的童年时期却没看过这种片子,深感遗憾!这反映出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对孩童的教育问题,文化环境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成长真的太重要了。
《爱丽丝》金发萝莉大战标本国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59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