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二区版dvd的封面还是挺漂亮的,而且迷离的画面跟剧情非常贴切,只是上面的法文搞不懂什么意思……
按惯例还是先说说片名,《江城夏日》中的江城指的是湖北武汉;英文片名:Luxury Car,翻译成中文是豪华轿车的意思,Luxury Car所指的应该是片中引发悲剧的那辆奥迪A6轿车。
夏日江城,单调的渡轮载着永远都在寻找儿子的老教授,无奈地在江面缓缓漂移,车流不停地穿行在仿佛贯穿整个城市的大桥上,高而木呐的大楼在一片灰色的房屋中露出脑袋,夜总会在灯光中的衬映中显得迷茫而暧昧,渡轮、汽车、大桥、高楼、夜总会,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在导演的镜头下是如此安详,整个电影的始终都能看到他们,然而在这些现代化东西安详的外表下,是渡轮中面无表情的民工、汽车中心急如焚的老教授、高楼中忙碌的打工仔、夜总会里喧嚣的顾客和坐台小姐,江城夏日的安详、宁静愈发衬托出现代人的浮躁和喧嚣,总有一刻,这些燥热的东西会冲破夏日的宁静,爆发令人无法接受的热量。
这些东西也都是40年前就已经离开这里的老教授所无法接受的,更加无法接受的是他的…
现在从douban里面看,看过这个电影的人还是比较少,可见电影的确比较小众,也许正如电影在戛那电影节的获奖单元的名字一样,仅仅是一种关注。
自己不是武汉人,但是对武汉这个城市总有说不出的感觉。
亲切或者是隔膜,自己似乎除了自己生活的地方之外了解最多的城市也仅仅是武汉和北京了。
导演曾经说电影里面的武汉有多漂亮,可是我看不出来,整个电影的氛围看起来都是雾蒙蒙的,没有看到繁华,也没有看到租界里应该有的欧洲建筑,看到更多的好象是城市的底层。
电影的故事的确很让人觉得辛酸。
一个40年前武汉大学毕业的老父亲,因为说错了话,被分到了山里,妻子病重,想见见儿子,于是只身来到武汉寻找已经好久没有音信的儿子。
接待他的是孝顺可爱的女儿,陪伴在旁边的是所谓的准女婿,可是他哪里知道女儿是这个准女婿的情妇,而儿子已经在一场车祸里丧生,而儿子之死的间接祸首就是这个所谓的准女婿,一个犯罪团伙的大哥,也是老父亲儿子的大哥。
儿子做贼,女儿做鸡。
这个事实对于老父亲来说是何等的残酷。
当然结局的时候老父亲还瞒在鼓里。
本是一个很可以…
我是因为田原才想看这部片子的
现在大陆的片子越来越有趣
总是给人一种很真实,很贴近生活的例子
躺在破烂简陋的单人床与luxury的audi a6
对比
人,活得越来越没有选择
也许只是因为选择太多了
总觉得中国所谓的暴富,总是来路不明...
生活如此真实,如此丑陋
生活如此迷幻
大概是因为很难看到大陆导演的作品缘故,所以很珍惜.不似国内那些所谓大牌导演的作品,大制作,很商业;也很霸道.
导演想反映的现代都市里,小人物的辛苦生活.一个三陪小姐每天迷醉在灯红酒绿之中;但她也有爱,有良心;有朴实和善良的父亲.一个黑道大哥虽然心恨手辣,但对兄弟也是有情有义.善良而热心的民警是个悲剧,但是不象现实中样子.那些从农村到城市里来讨生活人们,虽然为了生计做了一些见不人的事情,但他们其实也是可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善良和无奈;在这个时代,我们不得不去适应,不得不面对生活.
片子最后那个小生命,预示生活还要继续,希望总是永存.
这种片子票房惨淡是必然,
我倒是挺佩服把这部片子上院线的人.
比较无聊,
写实?关注现实边缘?
片子一开始,看到又是做小姐的主角,
我就比较知道,又是俗套的东西,
不要说边缘,就是小姐,就是小偷,就是黑老大,好不好?
拍了几十年啦!
关注什么?不要再把这种人就是说城市的边缘人,
我都烦腻了.
其实生活,每个人都不容易,为什么就是小姐,就是黑老大呢?
我只想说,一个教了40年书的老师,
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有何能力去教别人?
儿子去混小混混,女儿去做小姐,
这个作为老师的父亲也太失败了吧?
在我现实的印象中,有个老师的父亲的孩子,
就算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大人物,但至少也是比较有修养的一种人,
你们说是不?
写实,现实,我觉得起码角色身份的设置就非常不真实了.
比较奇怪的是,好像什么都没看到,
什么都没发生,怎么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江城夏日》出品精良的剧情片 我觉得很不错了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6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