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7.7
上午在公园复习功课的赵爷爷听见炮声
20岁的他正准备考大学
万万没想到,半个月以后
他一个人跑到武汉上军校
投笔从戎在当时不算稀奇
1948年,赵爷爷做出第二次选择
一个人离开长春,报考大学
1952年,南京大学机械系
饱经忧患的一位毕业生
赵爷爷的老伴2005年去世
那一年,胡总书记讲话肯定了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
那一年,美国友人尼尔特意到北京拜访赵爷爷
《发现少校》
片后观众提问片中主角晏欢和龙导的环节(不完全)音质清晰
另有10分钟录像
如需请豆油 并请勿催
这片太赞了
不是因为手法技巧
只因这份专 这份执着 这份神奇 这份责任感
与年龄无关 与地域无关 与时空无关
与思考有关 与行动有关 与举世人民有关
赵老开微博,完全是无心插的柳。不过,在微博的世界里,很快就连绵成一片暖人心脾的树荫。
2010年9月8日,冰点周刊刊发了赵老的报道《老兵归来》,文章见报后,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跟帖众多。于是,周五下午,我与赵老约好前去拜访,一是给他老人家送报纸,二是找出网上的跟贴供他阅读,三是受友人之托,带东西给赵老。
老人身旁桌上放着老伴的遗照
到了赵老家,我在网上找出了相关报道和网友们的跟帖。老人家看得很高兴,哈哈笑着,合不拢嘴。然后,我又登录了我的微博,让他看看网友在我的博客后面的留言。赵老的情绪看上去很不错,他看着看着就问我一句:“这个微博是什么东西?”
我突然一激灵,“那么多人都在跟贴,向赵老致敬,为什么不给赵老注册一个微博呢?有了微博,这样的问候不是能更直接一些吗?”
于是,我向赵老详细地解释了微博的功能,然后征求了他的同意,为他注册了一个微博。
赵老多少还是有点犹豫,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习惯了做事谨小慎微,尤其是我在为他填职业的时候,写上“国民革命军新六军40团第一营少校营长”,他赶…
力荐的理由不是片子的画面拍的多么优美,结构多么紧凑,而是还原了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大陆封存了多少年,现在才渐渐被揭开。这不应该,就因为所谓的敌对,人民就失去了知道真相的权利?失去向为国捐躯的父辈们致敬的机会吗?六十多年前的战争是近代史上对入侵者取得胜利的战争,三千五百万个生命的付出使中国第一次接受失败者的受降。作为后辈,有太多的理由向他们献上我们的致意和怀念。作为50后、60后、甚至70后,接受的抗日战争历史是非常不完整的,甚至有所偏差。曾经我们那么相信课本、主流媒体,认为这是正确的。随着国家的开放,我们渐渐感觉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是相反的,这对固有的思想观念是个非常大的冲击。敢于面对现实,面对历史,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这是进步,这样才有希望。
【发现少校】2009年,2010广州 国际纪录片展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6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