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搬运自阿彼察邦为《Fireflies》 杂志撰写的影评,关于阿巴斯的影片《家庭作业》。
特别鸣谢@btr老师的推荐及分享刊载本文的杂志照片。
在后几小段,阿彼察邦谈及他对遗忘的神秘,电影艺术对遗忘的唤醒和其中温和的残酷性的理解,将自己的导演角色和曾经凝视学生的舞蹈老师相比,寥寥数语,意味深长。是阿彼察邦的语气,也有阿巴斯的味道。
以下为影评全文:
Homework
没看之前我对其定位为电影,看完才缓过来,原来是小黑屋子的纪录片。我对伊朗的了解并不多,这个片子固然不错,但是也没有真正戳到我多少。通过伊朗的片子其实如果想拓展,也可以映射到我们国家的某些地区的教育当中,可能制度并不完美,但有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改变呢?
相同的问题组提问给相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重复的话由不同的面孔说出,用剪辑生发出递进的节奏感。【为什么没写作业】家里来人有事/去亲戚家/作业太多…【谁辅导你功课】大多数是姐姐,父母大多不识字。【惩罚是什么意思】全都知道
我不知道我自己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完整部电影的。愤怒?担忧?赞叹?
就电影本身的内容来看,我是被深深的震撼的,试问面对如此的真实,你怎能不被它感动?我的心是痛的,我知道,很痛很痛。让我觉得我无法忽视这个问题的存在(尽管我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无济于事的),但是我为那些伊朗的小朋友担心(尽管那些小朋友可能已经比我们大了),我愤怒伊朗的教育制度(尽管那制度现在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想想吧,一群原本因该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啊,现在只能疲于应付一堆堆的家庭作业。这样做对于教育于事无补,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伤害。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天真和快乐,他们失去的还有对于学习的热情,甚至是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看看那个最后的小孩子清澈而胆怯的眼睛,我感到的是悲哀,是深深的酸楚。难道教育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这个孩子还让我想到三毛,那个得了抑郁症的孩童时的三毛。三毛还比较庆幸她有她的才华,而且三毛是治疗好了抑郁症的。但是这样的孩子呢?人们总是不免为他的命运担忧,学校老师体罚,家庭暴力,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
2022-12-11 15:18
拍下来相当于公审(“家丑”在家,然而丑始终是丑),彼时彼地还可以拍可以说、有普通人可出国工作,不知此时此地这些界线有移动否?
可以看出在改制中(制度上、思想上Shift,都类似,至少深深影响两代)呈现出的一个状态(和作者的隐藏观点):
·作业多/话语程式化 vs. 好奇镜头/严肃集体场合下的活跃面目——紧张什么?求更好的前途?孩子天性中的个性、创造性才是天赐珍宝才不可多得,不是吗?作业重要还是转瞬即逝的天赋?知识重要还是人生走向?
1
谁会关心孩子的家庭作业?
除了家长和老师,恐怕别人不会多想。
阿巴斯不一样,这是他的特异之处。盯着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莫过于从家庭作业着手最好不过。1989年,他就拍了这部让人忍俊不禁的电影。正如电影海报中那个爱哭的小男孩,他的泪点,也点燃了人们对家庭作业的思考。
爱哭的男孩,总是最后一个。前面所有的男孩,都没有因为采访询问而泪飙,只有多动的他。他哭的原因也特别奇怪,是因为他的一位好同学没跟他一起来。之后,他哭着,同学也陪着。这很搞笑。他哭,观者却乐不可支。
2
家庭作业,社会的作业
——看阿巴斯的《家庭作业》
昨天在美院小剧场看伊朗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米达的《家庭作业》与报告。前者是1989年拍摄的纪录片,而后者则是一部体现小人物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影片,《报告》因为是全英文字幕,看到一半,我们便退场了。
不过《家庭作业》还是让我印象深刻,很简单的拍摄方式和结构,就是采访小学生与家长们,关于“家庭作业”这一问题作一些相关的回答,整个架构便是一问一答形式。作为提问者,导演和工作人员躲在灯光后面,而摄像机对准了灯光下回答问题的孩子及家长们。虽然片子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影像画面显出一点陈旧的味道,可是呈现的人物面貌却十分清晰,孩子们不饰伪装、楚楚可爱的表情以及回答,不时引人发笑,然而看完影片后留在观众心里的,相信大多数还是会感到沉重。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我几乎认定这是一个无聊的调查工作,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注重这枯燥乏味的话题,导演之所以将它搬上银幕,显然并不是将问题症结锁定、局限于“作业”本身,而是更深一个层次的社会探讨。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的接…
家庭作业:匠心纪录片片 留给我们的思索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7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