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剧,看到结尾觉得有机会要再看一次。只是因为主演Benedict的剧,要看看,没想到他接这片不错呢。那时候的演技虽然没如今炉火纯青,但也不错了。
不知道具体的故事年代,然而是还在用帆船行使的时期,那时候日不落帝国的子民到印度也到澳大利亚,估计是19世纪了吧。
年轻的特权阶层,我们的男主角,跟船上一大票人一起,要从英国行驶到澳大利亚。从一开始的毛头小子,被大家说为是渣男的家伙,到第一次经历了离奇的死亡,参与调查死因又草草收尾;再到假设的战斗却迎来欢聚和真爱(姑且认为是真爱吧,影片就这么设定的,可是观者仍然觉得这样的爱情来得莫名其妙);到后来船的状况百出,大家的生命受到挑战,以及伴随的婚礼和由于自己的过失而以为将带来的葬礼,结果演变成一段忘年友谊。
船终于靠岸以后,他也成长了许多,从一开始只知道摆架子不懂守规矩的年轻人,变得知道了生命的可贵也体验过生命的无常。结尾,女教师让他别把这趟旅程看得超出了本质意义,然而我觉得,这趟旅程于别人也许就只是一段冒着生命危险的航行而已,于他却是意义非凡的,哪怕…
我感觉这部电视剧女人不会喜欢,因为既不浪漫,也不矫情,没有她们喜欢的调子。要说这里的男演员还行,但是却不是以她们喜欢的面目出现的。在这个韩国脸盛行的年代,这样一部编写男孩成为男人的东西不会被女人看好。当然这个低劣流行,或者直白的说女人当道的年代,即便阴柔的也必然是肤浅的。
可以说每一个男人,如果他真的被认为是男人的话,心底都希望成为一个老船长。成为一个男人的速成办法,是去做海员,去登山(当然不是王石那样的登山),去上战场,去蹲监狱。但是这样的男人不会被这个世界喜欢,因为他们都是离群索居,都是希望远离。
当然男人需要爱情,不过出了生理上的需要,他们却不会需要女人。因为一个女人根本就无法平等的理解他们。所以女人要么做女孩,要么做妈妈,就是无法做伴侣。于是他们终将孤独的老去,不管他们戴了什么面具。
唯有他们免得自然的强烈挑战,他们才会真正的焕发出那追求自由的强烈精神力量,并表现出自古就被颂扬的英雄精神。而在那之前,他们仅仅就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幻想着未来,也幻想着过去。
算是一口气看完本尼2005年的这部作品《直至世界尽头》,说真的,一开始是感觉沉闷不知所云的,原因是对外国人脸盲和对乘客之间分不清是剧情还是交际的转弯抹角的对话理解无能。到现在也没太分得清楚乘客委员会的成员。船上的人总是在喝酒,都是醉醺醺在胡乱说话。Edmund 作为贵族的主角一直光环不减,但剧中也没太提现个个阶级的巨大区别。其他人也没有对他非常恭敬,只是他一定会有个随叫随到的仆人,仅此而已。
剧中死了好多人:牧师,仆人wheeler ,事务长,summers中尉。加上Edmund常常做的噩梦,某程度上这部片子也算是恐怖片。
船上的人好像对生命很淡漠。牧师死了以后船长煞有介事的搞了调查,最后盘问凶手的时候却因为有某个军官牵涉在内而停止了。后来死因是从一点点剧情片段中拼凑的。举行丧礼的时候也没见其他乘客有多悲伤。后面还那他的死因来作笑料。在成功避开冰山之后,Edmund 走上甲板问中尉他听到的奇怪的声音,中尉说:事务长不太走运,他的船底下被撞碎了。后面就全员沉浸在逃生的喜悦,没人管这个事情了。其实具体是什么情况最后…
一艘因为海军财政困难而由老旧战舰改装的客船,使命是航行直至沉没。
由英格兰前往澳大利亚的航线,跨越赤道,绕过好望角,从西半球到东半球,从北半球到南半球,直到世界的尽头。
才登船的Edmund Talbot出身上流,以绅士自居,不乏聪慧和良知,但是天真傲慢虚荣的贵族气质也绝不缺缺。
自视甚高,未经邀请即逛上甲板;和轻浮女人发生关系,事后就避其不理;说话莽撞,不经意之间总是冒犯别人。而同时,他礼貌地向每一个人问好,为信仰上帝的各位出面安排礼拜;他善于写作,热爱诗歌,熟练希腊语;他相信正义,忠诚、热爱国家;他不辞责任地完成自己该尽的,坦白地写下自己做过的,给教父的礼物绝不敷衍。
他只是被按照上层社会雕塑了前小半生,而这次大航海,无疑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模具。
学会站姿是他成长的第一步。向仆人观察学会如何在摇晃的船上站稳,发现他并没有那么顽固的傲慢,以及天生具有的聪慧好学。
而真正让他震撼的冲击,以至于人格更加完善的,是之后的和死亡有关的事件。
牧师Colley因为羞愧而在恶臭和孤独中病死床头;
仆人Wheeler在尝过了溺水…
“直至世界尽头”我无法经历的人生旅程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7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