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以前以为是巴基斯坦的纪录片,于是开场就只注意到了pakistan这一幕,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站的序,而不是片名。看完全片,再回头看影片开头,才发现片名 In This World,冷静淡漠但客观,揭开一段充满悲观的存在主义色彩的故事,仿佛被置身于一片浩瀚的沙漠,不知为何来到,不知为何被抛弃,但是只能选择成为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去追逐,自己对本质一无所知的幸福。
纪录片氛围营造的很好,直到大巴被军队检查那段,才感觉不是。
被遣返后鞋子中拿出的美金,在伊朗城市灯火中虔诚叩拜,伊斯坦布尔街头的轻松嬉闹,货船中的窒息而亡,情节张弛有度,到最后老人悲伤的掉了电话。全片追求叙事不带入主观情感,以一种旁观的角度安静的观察,除了音乐在货船遇难一段的有所渲染,到最后也很难激起心中大悲大喜的波澜,却留下长时间难以言传的哀默。身在战乱之中,却让自由和人性得以延续,而不是被表面和谐的洗脑给麻痹,对今天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不无震撼。
人生很无奈,这些饱受阿富汗战乱摧残的人们,在白沙瓦的砖厂艰苦的活着,坚持宗教的教派之别选择不加入塔利…
世界并不是公平的,对某些人是美好的,对某些人是残忍的,但每个人都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电影本身没什么,只是阿富汗少年寻求去伦敦的漫漫偷渡之路而已,从巴基斯坦到伊朗德黑兰,再从水路到欧洲海边城市,然后到巴黎,最后终于抵达到伦敦。从这个路程上也可想而知路程之艰辛!!
不由的想起,记得小时侯受的教育是一切朝前看,不要总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现在工作之后,却总是和比自己差的比,只希望能有个比自己差的就满足了~~~~~~咳~~~现在混的越来越没追求了~~~~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03/in-this-world53.html
p1701788404
本片获得2003年第5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电影用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阿富汗难民偷渡到英国的过程。男主角是一个生活在巴基斯坦难民营的阿富汗少年,家人打算让他去英国伦敦生活。于是家人将钱交予蛇头,让他们帮助男主角和另外一个同乡去伦敦。就这样两人开始旅程,一段时间后,他们离开巴基斯坦,来到伊朗境内。可是两人很快被伊朗有关部门发现,他们很快被遣送回来。回到家中后,两人再次出发,这一次顺利到达伊朗的德黑兰。停留几天后,他们来到土耳其边境,冒着生命危险翻过雪山到达土耳其境内。在土耳其,两人结识了一家三口人,并游玩了几天。随后,他们就被当成货物装入集装箱运上轮船,开始长途航行。途中,集装箱内的很多人都死去,只有男主角活着来到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两周后,男主角在法国偷了一个人的钱后,到达桑加特,结识了另外一个偷渡者。最后,男主角与这个偷渡者藏在卡车下面来到了英国。几天后,在餐馆刷盘子的男主角给家里报了平安。
关于这部电影,没什么可写的…
故事剧情:一个十六岁的阿富汗男孩贾马尔出生在巴基斯坦白沙地区的难民集中营,从小父母双亡,他表兄恩雅塔的父亲花了20000美金想自己的儿子去伦敦过幸福的生活。这时会讲一点英语的贾马尔就恰好成为陪同恩雅塔去伦敦申请避难的同伴。于是,两人就带着梦想和渴求上路了。从巴基斯坦到伊朗,途中流窜坐着各种小巴士,找到蛇头的人换上伊朗人的衣服,煞有介事的学伊朗人讲话,以祈求不被人发现。然后不幸的是,最后还是被伊朗当局发现,遣送回到巴基斯坦。于是他们换了一种方式,取道伊朗藏身于各种车辆
掠夺侵略,把天堂变成地狱,伦敦才能变成天堂
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巴米扬,神的福地已经凄惨,魔鬼在横行。
正是有了15年的跨度,我把2003年的金熊奖影片《尘世之间》和2017年的金棕榈奖影片《方形》(又译《自由广场》)看成是一部在后殖民主义思潮背景下,纪录欧洲精英文化流嬗和解构主题的上下集电影。如果再结合当前特朗普保守派价值观指引下美国优先的国策,这种现实的引申正好是正在发生的第三部续集,只不过,美国超前了欧洲一步。
这三集电影,完整地呈现一条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在“911”以后从审思、赎罪、包容、接纳到再次自我怀疑直到自我更甦的清晰脉络。所谓的美国优先,毋宁说西方优先
【尘世之间】敬畏我们未知的生命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8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