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学生时代和朋友一起去重庆玩,当时就被3D魔幻的街区、和销魂的“小面”迷住了。那时候,几乎每天早上起来就要来一碗小面,似乎活成了个重庆人,但那样的后果就是……随后的一周都在拉肚子中度过,拉得相当酸爽但仍要坚持吃面,简直吃出了抖M的感觉。(手动捂脸………
言归正传,这个片子呢,其实主要是以“重庆50强小面”评选出的店铺作为线索,串起了一个个店铺背后的故事。
先来说说优点。
总体来看线索还是很明确的:首先从“有气质”有特色的素面面铺,介绍到其店铺“掌门人”们的不传之技
第一次听说小面这个词,是从姐姐口中听到的。
在重庆求学的姐姐回到成都,说成都没有小面卖。
我好奇地问小面是什么,她说就是只有佐料没有肉的面条。
后来我自己到了重庆,在这里生活,才真正接触到小面。
小面对重庆人民来说,就如同武汉的热干面、兰州的拉面一般,是生活中重要的存在。
用火热鲜香的一碗小面迎来生活的一天,它是记忆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个片段,是大脑的一条回沟,是灵魂的一块碎片。
重庆人爱小面,爱火锅,就像我们热爱母亲家常菜的味道。
以上是针对小面这个主题本身的感想。
说回这部记录片。
昨天晚上晚饭后全家人围坐一起观看,一边看一边感叹幸好已经吃过晚饭,并对片中关于油辣椒、面条的制作方式、技巧等品头论足,很是愉快。
今天上豆瓣来看评论,说希望看到的是关于小面如何之美味、如何起源之类的内容,引发了我关于记录片的思考。
一部好的记录片是否只需要局限于主题本身?其外延和内涵要扩展到何种程度?
这部记录片正如其他豆友所说,有很多内容更像是“关于小面的那些人和事”。依靠小面重新自立的老板、在重庆开小面馆的…
如果重庆可以算西部,那它就是我接触过的第一个西部大城。在其间生活了三个月,你若问我记得最深的东西,那一定是一句,幺妹儿,二两小面儿。小面这个词的之于重庆人的含义,已经超越食物本身,这是一个符号和心领会神的精神的代表。
在离开重庆近十年后的深夜,看这样一部小纪录片,熟悉的市井喧嚣一再勾动起我想要再去重庆的念头,然而实际上那一年逃离重庆的很大一个原因也恰恰是无法接受重庆这油辣辣的饮食风格。彼时的我当然也喜欢小面,但每天早上以其为餐却成了一种负担,回忆起来,那三个月的早上,我吃的最多的 应该是重庆另一种经典早餐--酱肉包,翻检自己关于重庆的味觉记忆,小面已经太模糊了。对我个人来说,小面不是舌尖上的感官印象,而是重庆这座城市最经典的代名词。
小面制作快捷,口感鲜辣,卖相诱人,像极了重庆人的形象,热情爽朗能干有趣,至于卖相上的类比,那必然是指代美名在外泼辣明艳的巴渝女子。片子里捧着碗蹲在路边吃面的场景,令我想起那些重庆同事们嘬着小面儿教我们几个新人姑娘如何用重庆话骂人,仿佛一起吃过…
重庆真的是个很奇怪的城市,为了一碗普普通通的简单到极致的小面,也要来一场威信度极高的小面50强评比。但是这恰恰又真的说明了小面在重庆的重要性,为了吃上一碗好吃的小面,对于生活在重庆的人,可是天大的事。
可是在每个人眼里,最好吃的小面却有各自不一样的标准,正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区都有票选度极高的NO.1面店。
这部纪录片试图通过48分钟向大家展示重庆小面独特的魅力,但短短的48分钟根本不能完全的向大家展示重庆小面真正的魅力,更像是一部“一个吃货的寻食旅”。
这个纪录片以“一个网友寻小面50强”之旅为主线,以一首本土音乐制作人的《小面》歌为背景音乐,以两三个突出的人物故事做点缀,再穿插关于小面作料,面粉,浇头的介绍与制作,想让纪录片更科普性。这种构思框架本是好的,对于不了解小面的人来说,简单,容易初步认识。可是作为一名地道的重庆人,尚且对小面还只有十几年认识的”初级好吃狗“,显然,这个纪录片对于我们更多的,已经对小面有着一点点了解的人来说,并不是那么的有吸引力。
…
喜欢这种生活化气息很浓的片。
一个城市,最美的是在石井中,在菜市场,在城市人们每日生活最原汁原味的地方。
因为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城市的面貌所在。
去年十一去成都,路边的小摊,虽然脏兮兮的,确实味道最棒的。
在小摊后是个厨子兼老板,最多加上老婆当服务员。
厨房就是天下,厨师就是国王。
以后去欧洲,每到一个城市,可以不去看景点,但要把菜市场都转一转。
去年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元旦去了一趟查干湖,参加了冬季捕鱼。
看来今年我要跑一趟重庆了。
“嘿!小面”紧凑!菜市场和路边摊是一个城市的最美所在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90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