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必须请教一下大家,
大家作为专业观影者,帮我解释一下:既然韩的妻子已经被害,片中有一段是描绘韩的妻子在空无一人的家中客厅和厨房位置打开冰箱拿喝水,家中也没开灯(而卧室门上已经有警方的警戒封条了,也就是说已经是案件发生后了,大家可以注意看下),这段描绘是什么情况?请教下大家了,麻烦合理解释一下。
從頭到尾都在是與不是的疑惑中徘徊。
但是所有的情緒都讓你相信張赫是被冤枉的。因為檢方的人是那麼不擇手段地阻止辯方。在看到張赫熱淚盈眶地述說有多愛妻子的時候,彷彿忘記了這是一個懸疑片,而是伸張正義的揭發警檢黑暗面的警匪片了。
最後的檢方的陳述簡直太弱了,而辯方的精彩和採証人員發現的水庫突然讓一切峰回路转。
看到最後突然想到了,這完全就是「林肯律師」的韓國版。當然可能也借鑑了其他的電影,但是結局讓人恍然大悟的感覺和辯護律師超級自信,運籌帷幄的技巧確實太像了。
从影片一开始,我就觉得疑点重重,丈夫一直无辜,绝望的表情,几度自杀,真的骗到了我,全程认为丈夫是被冤枉的,其实妻子并没有死,都是妻子导的一出戏,其中被警察封锁的案发现场的房间,妻子在夜里出来喝水,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测,直到结局真是绝对的出乎意料,有没有和我一样也这么想的。影片交代的不够,丈夫为什么要杀妻子,为什么不查行车记录仪?
作为悬疑片来看的话,可能算不上经典,但是作为剧情片来看的话,特别是里面的律师跟检察官的对话,让我很欣赏,什么是法治的精神,就是公平公正,没有证据就无法定罪,这个是必须遵守的准则,即使罪犯或许就是他,但没有证据就是无罪,不然要是嫌疑人真的是无辜的,那。。赵作海就是很好的例子!作为国家司法机构绝对不能以主观意愿来做事!
这些年,韩国电影的水平已经踏入了国际一线。虽然不如好莱坞影片特效的绚丽,但从剧情设计到拍摄视角,无一不引人入胜。
委托人,看似是两个为各自所在角色利益斗争的辩护人和检察官的故事,但在我看来是揭露韩国司法制度伤疤的一部电影,他甚至披露了大多数国家司法制度问题。间接证据到底可不可以作为证据指证?很多韩国影片都通过间接证据作为剧情主线发展,比如之前《听见你的声音》中连环杀人凶手用断手陷害主人公,再比如《杀人回忆》中各种间接证据指向凶手却最终不能确认凶手是何人。
间接证据是这部影片的主角,整个故事围绕这一主题在被告人身上体现,但辩护双方通过各种司法漏洞推翻对方的证词、证人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可以钻的漏洞让各种关键的证据失效?映射到我国司法,我虽不是专业,但我国司法政策是允许间接证据的,这一点我十分清楚,冤假错案也层出不穷,如何辩证的对待间接证据可能是未来各国司法部门都要重点探讨的一点。
绕回到影片,影片的整体剧情延续了悬疑片一贯的看不懂风格
《委托人》是部好电影,但是有模仿嫌疑!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