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才华横溢,浪漫多情,这样的男人注定很招女人喜欢,然而不同的女人在跟这样的才子发生交集后却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张幼仪,这是一个骨子里有着韧劲的女人。我钦佩她的大度,在事隔多年后,可以原谅徐志摩,当年不顾一切要与她离婚的男人,即使她当时身怀六甲,即使她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却还是被无情抛弃。她呐喊,她苦闷,她委屈,却无人倾诉。然而,时间的力量很伟大,一个人的心性很强大。在异国他乡,她学习外语,学习谋生,从不敢出门的闺阁女人,成长为可以用外语与房东太太吵架,成长为可以带着孩子独自漂洋过海,多年累积的学习,可以使她肩负起银行副经理的重担,担起服装店的负责人。虽然这样的女强人让人看着心疼,但她的心态却很好,“这就是我的命,但我也有我的福气”。最后,徐志摩对她只有愧疚,尊重,钦佩。我尊敬这样的女人,命运既已如此,她选择了一条精彩的路走。
林徽因,同样是才气超人,浪漫智慧的女人。在康桥与志摩相恋后,却能够理智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她不会像徐志摩那样任性,那样自私,不管世俗,不计一切,只追求心中所爱
没有读过徐志摩的传记,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的作品和这部《人间四月天》。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都有致命弱点,猝死于三十六岁也算是天网恢恢。不过,我还是喜欢他。
去北大上学前,家人为他提亲,徐志摩断然拒绝。趁天黑,他溜出家门找同学商量对策,深夜回来时却看见祖母一直在院子里等他。更深露重,从小与祖母感情深厚的徐志摩再也不忍伤老人的心。既然从古至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徐志摩凭什么例外?结婚罢!
结婚以后,徐志摩发现张幼仪和自己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然后他爱上了林徽音。这时候他才明白,男女之间应该先有爱情再有婚姻,自己当年的软弱到现在已然是大错。和他有同样经历的男人很多,例如鲁迅。“我的妻子是目前送我的一件礼物,”纵然再不喜欢,也只能忍受。所以面对许广平的追求,鲁迅不能给她任何承诺,直到鲁迅去世,许广平也没有任何名分。照现在的观点,他们简直就是一对狗男女,但在当时,这却是有可能获得幸福的一种途径。但是徐志摩不要这样。他要对每一个人公平。父亲说:“你可以纳妾”,他不肯。“薄命怜卿甘作妾”
才开始看的时候发现周公子无原声,时古时白时英的台词无字幕,太慢太斯文,听来憔悴,失了些耐心,总是调了倍速去看,本来就糊涂的对白愈发听不清楚了,
粗浅看了一遍却觉得和目下心境,想法,抉择,都大有切合之处,徐志摩的心绪亦能引导我所思所想,不由得再看了一遍,愈被吸引,原来想同类型背景相近的橘子一样,只做粗浅几天打算,却度看了近乎此月,
第二遍看的很仔细,一字一句不由得做了大篇幅的精粹台词笔记,几乎要令人着迷,若非月底将尽,甚至有想看第三遍的念头,毕竟愈是觉到静下心来感受
看这部电视剧时,断断续续。此剧节奏缓慢,平平淡淡,但很重视细节。其间一直在想,到底应该怎样评价徐,该喜欢还是不喜欢。
他幼稚固执。对张幼仪,他坚持拒绝,没留一点余地。其实,若他肯耐心了解,未必一定不会爱上她。当然,若不是他一再执意离婚并大张旗鼓,甚至让她一人在德养育彼得并承受失子之痛,恐怕也不会成就日后的商业奇女子。
他痴他傻。对陆小曼,他一再纵容。她花销无度,她大小姐脾气,她贪玩不懂持家,从不关心丈夫对饮食衣着起居,她空有才气却慵懒不雕琢。她其实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空怀一颗爱她的心,心疼她胃痛竟可以纵容她吸食鸦片并与翁瑞午保持暧昧。为她奔波赚钱却仍日日入不敷出。可他一刻不曾放弃她。他痛苦,他疲惫,却仍痴痴爱着。
至于他与林徽因,为心目中,是天造之合。乃至后来他为她离了婚背负世俗压力,她竟仍选择屈从传统的伦理,让我有些不解。不过,换位思考,或许的确理应如此。但她的的确确是爱着他的,这点,我不怀疑。
但他却是极勇敢的。他为爱而生。他可以为追求爱情背负一世骂名,为追求爱情奔波劳累
《人间四月天》曾念平指导新片,译:最初的茉莉花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