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部纪录《黄金时代》的影片胜过《黄金时代》本身,那还是言过其实。从这部电影可以管窥许鞍华导演独特的拍摄方法和想法,但倘若强要将汤唯或者导演本身和萧红组合成一个文化符号,实际是缺乏说服力的。作为纪录片看难免过度煽情,一句话掰成几次,说了又说,此地无银三百两,不符合《黄金时代》的气度。
尤其汤唯的采访,汤唯说有时候觉得自己是,有时候又似是而非。汤唯谈话的片段,总体感觉不及她的表演,表演是很代入的,谈话则还是自谦,怀疑。结尾时讲述汤唯开机前去萧红故居,希望得到萧红在天之灵的眷顾。作为一部完整创作的结局,缺乏力量,想要点下句号,又顾虑重重,不知所谓。
影片突出了许鞍华团队的两个特点:选景考究,搭建还原度极高的场景;给演员发挥空间,演员都有很强的代入感。印象比较深的,许鞍华导演说在东北很寒冷的天气下,人在努力抵抗那个寒冷,一直处于很兴奋的状态。
第一次看这种对电影的纪录片,列举每个演员与原型相似或者与一般人解读的原型有所区别的地方,有时候确实会产生他就是电影里的那个他啊,这样的感受
前几天去图书馆,看到书架上满满陈列了民国时期的战争作家,萧红和端木蕻良静静放在一起,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却在远远的位置,没有交集又好像呼应着,整个画面看起来矫情且忧伤….
几部关于萧红的电影看下来,还是认为这部“文艺纪录片的纪录片”最显真诚,是讨巧的表达了自己心声的电影。以前对于萧红的认识不同与此,这个版本看过,感觉很殷实。记得在看了《黄金时代》的那天晚上,就怎样也无法入睡,虽是失望但还是抑制不住满心的诉说欲。直到反复看完这部片子两遍,才一气儿得以释放。
“很多作家的作品和人生是不能合二为一的,可是萧红,她的人生就是她的作品。”
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绯闻著名于她的作品,难道不是讽刺么?大多人一本她的书都没有读过,却早已听闻她的人生经历。虽然女作家的私生活总是会引得大众的注意,这跟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有关,但不知道为什么,相比林徽因、张爱玲等,萧红总是令人分外好奇与迷恋。多数的经典总是会在痛苦中出现,是她的经历造就了她的文字,成全了她的写作。
萧红好像是这大时代背景中的一缕细丝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记录一些我喜欢的萧红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6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