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图书馆,看到书架上满满陈列了民国时期的战争作家,萧红和端木蕻良静静放在一起,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却在远远的位置,没有交集又好像呼应着,整个画面看起来矫情且忧伤….
几部关于萧红的电影看下来,还是认为这部“文艺纪录片的纪录片”最显真诚,是讨巧的表达了自己心声的电影。以前对于萧红的认识不同与此,这个版本看过,感觉很殷实。记得在看了《黄金时代》的那天晚上,就怎样也无法入睡,虽是失望但还是抑制不住满心的诉说欲。直到反复看完这部片子两遍,才一气儿得以释放。
“很多作家的作品和人生是不能合二为一的,可是萧红,她的人生就是她的作品。”
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绯闻著名于她的作品,难道不是讽刺么?大多人一本她的书都没有读过,却早已听闻她的人生经历。虽然女作家的私生活总是会引得大众的注意,这跟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有关,但不知道为什么,相比林徽因、张爱玲等,萧红总是令人分外好奇与迷恋。多数的经典总是会在痛苦中出现,是她的经历造就了她的文字,成全了她的写作。
萧红好像是这大时代背景中的一缕细丝
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
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
我会掉下来
当他爱我的时候
我没有一点力量
连眼睛都张不开
我问他这是为了什么
他说 爱惯就好了
啊,可珍贵的初恋之心
走吧!还是走
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
为何又希求着安息
什么最痛苦
说不出的痛苦最痛苦
往日的爱人
为我遮蔽暴风雨
而今他变成暴风雨了
让我怎来抵抗
七月里长起来的野菜
八月里开花了
我伤感它们的命运
我赞叹它们的勇敢
说什么爱情
说什么受难者共同走尽
患难的历程
黄金时代下的风暴
—————浅评《她认出了风暴》视听手法
许鞍华导演以纪录片的形式,通过拍摄电影《黄金时代》的台前幕后,以及主创人员、演员和人物亲友、学者的讲述与评价,为观众塑造、还原了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以及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纪录片的纪实性使本片在画面中并不能以花哨的形式赢得观众口碑。所以导演在取材、叙事、音响和画面的表现上下足了功夫。使得本身并不浮华的纪录片,能为观众带来反观电影人的黄金时代和萧红所经历的风暴的独特体验。
2017.2.7看完
很好看,最近花了四五天,终于断断续续看完了这部纪录片。我一直以为自己看不了纪录片,没想到这么喜欢这部脱胎于电影《黄金时代》的纪录片,几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超越了电影纪录片本身,融入了人物与历史,通过真实文字记录与考证无限还原细节,开放对历史可能性的想象,有几分口述历史的味道。导演带着大家做了黄金时代的大梦一场,谁都不愿意醒来。当年看完《黄金时代》去看了《呼兰河传》,很喜欢,现在打算去看《生死场》。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与民国文青群像 [猫]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6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