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以今天的眼光看这部电影从特效还是剧情上都具有非常多的瑕疵。
但这部电影的古龙味太足了。
最让我感慨的就是走水道后,妻子面露惨色的看着一双儿女,丈夫安慰道,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义字。
一家人吃最后一次饭的时候妻子忍不住哭了出来,然后等到律香川追杀过来的时候,一家人全部横死在了屋内。
而在狭窄水道内的密室中,没有如今可笑苍白的假石头,也没有那些花纹仙侠装饰,就是一间极其狭窄非常简陋仅能容得下一个人的砖石垒出的逃命藏身地。
爱上小蝶被追杀的杀手,喝了两年酒魂不守舍
没有看过古龙的原著,但影片还是非常可圈可点。不知倪匡和楚原的功劳有多少。全片胜在情节节奏的把握和气氛的营造。
情节非常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古龙的作品借鉴了西方侦探小说的写法,悬念非常之多,推出谜团再一一化解。
古龙似乎擅长写变态的人物,或者至少是极端的。在他笔下,人性是不可知的,甚至不仅仅是复杂二字可以概括的。一部洋洋洒洒的小说要浓缩在短短100分钟内,且其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云遮雾绕,想要把故事讲清楚就是很需动动脑筋。可以说,楚原和倪匡在这一点做得非常成功。这100分钟的浓缩,也许使人物并不似原著那般饱满,但却将古龙笔下人物的个性推到极致。
人物的对白设计似乎很想把一句句人生哲理,透过人物之口和画外音表达出来,很有些说教的味道,也十分僵硬。
与其他六七十年代多数邵氏的武侠片一样,本片的演员表演也乏善可陈。
开头的一分钟定调十分迅速间接,两句话交代清人物信息,直接开打吊起胃口
紧接着就是香艳露骨内容,换个角度继续抓紧观众注意力
开头人物太多,3-5分老板娘找孟星魂交代任务这段,看的有点累
镜头调度都是很先进的,很喜欢用变焦镜头,而且是在画框间穿梭的变焦镜头,用的很妙,还很喜欢在室内用鱼眼镜头
摄影和剪辑虽然还是能找出瑕疵,但总能看出有一股侠气和东方美学
杀死比尔像是致敬的这部电影
不过总有些台词表达方式挺西式和现代的,会出戏
这个叶翔不是早知道孟星魂去过蝴蝶林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古龙不会有日后的名气,跟现实的江湖保持距离,钱少赚一点,酒少喝一点,寿命长一点。
1976年上映,这是古龙小说首次改编成电影。对照原著,剧本颇多删减,但大致保留了原著风貌。「流星.蝴蝶.剑」不是一把剑,而是三种意象:稍纵即逝的侠客 (流星)、情欲飘忽的女人(蝴蝶)、险恶的江湖(剑)。
在胡金铨的「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失利之后,武侠片看似到了穷途末路,成天标榜忠孝节义、驱逐鞑虏、或反清复明,已经无法满足观众胃口。「流星蝴蝶剑」卖座鼎盛,除了替邵氏开辟财路,更重要的,它闯出了新的格局,打造了另一个江湖。
比起传统武侠(如「十四女英豪」),古龙算是自成一格的类型。人物性格复杂,风格诡异明快,时代背景模糊。不似金庸熟读历史,古龙凭着生活经验来揣摩人性,靠着想象力揉捏他的江湖。在古龙的武林里头,不知是哪个朝代,不见官府兵卒,地理位置也一概不清楚。妙的是,这般的故事背景居然能得到广泛认同,彷佛人们对從不存在的世界有着某种共识。
就算很少看武侠吧,也曾经跟风读过点金庸和古龙。古龙的书,本来就觉得有点潦草,自从听说他可以边喝酒边交稿之后,更觉得潦草...虽然不影响剧情呈现,但非常影响阅读进度,以至于最终一本都没有读完...第一次看古龙的电影,真是比多年前读书的体验好多了!
什么叫彻头彻尾的“心机”...
多年来在每一个环节做好发生任何一种纰漏的预案,布置好全部的暗哨和暗道...
什么叫淋漓尽致的“侠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正在影响世界,尼采的“上帝已死”催生了新的主义,无论是重新建立电影秩序的“新好莱坞”,还是电影流派日渐消解的欧洲,电影的主义与人类的精神同轨,走向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道德和生死从一种制衡演变成为一种审美。《流星蝴蝶剑》诞生于香港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香港比内地更接近西方语境中的哲学状态。因此,《流星蝴蝶剑》给予了这一时期探讨人类生死永恒议题的一个互文性的范本
流星蝴蝶剑:楚原*古龙:风格化的人性呈现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