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索尔之子」 就好像一大块厚厚的积雨云低低的悬在半空 压抑沉闷无法呼吸 而那场痛快淋漓的雨永远在下一秒 而那一秒永远不会到来
其实这场电影并不讨喜 我只能这么说 我起初的观感并不是很好 一个是不理解 还有一个是觉得不可能 这直接导致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看出了三个小时的疲惫感 但由于最近一直在看一部关于耶路撒冷的书 两相参照 又看了好多影评 居然有种拨开迷雾见天日的感觉 这种探究的乐趣倒是让我暗自欢喜了好一会儿
望向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那个深渊,我们似是而非地听到过很多回音。幸存者说,辛德勒的名单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旁观者说,在缄默的迷宫中我们需要正视和发声;历经者说,每个人如此,庸常的恶为几何?
这样的上帝视角,索尔之子一开始就是拒绝认同的,“灰烬的声音里,死亡是常态”。在作为常态的死亡笼罩下,微弱的人性火苗几近熄灭,整齐有序,混乱无度。焚化炉、万人坑、每晚千具的尸体处理,成百上千吨尸灰的倾倒,在其他作品中的这些悲天悯人的画面和声音,偏偏构成了影片的基调。在此之外,才是需要跟进的叙事视角,逼仄,徐疾,窒息,它们毫无悬念地重新解构了我们对于集中营的认知。
胜似格林格拉斯的天才导演,用窄画幅、大光圈、手持,让我们的视角四处冲撞,却不得不回到镜头焦距中那个实在奔走的生命,镜头外那些模糊的,撕裂的,此起彼伏的肉体、喊叫、惨叫和火光,构成了大量的碎片化的支线,将宏大的叙事主题一层层包裹在主线之外,容不得我们一刻的出戏。
宏大,并非如此。索尔已死,却偏执于一具尸体的完整性
作为一个商业故事片来看,这个漏洞百出细节粗糙实再加上刻意的镜头处理对观众来说事实上是一种摧残,而作为一个揭露纳粹暴行的反战片来看,这个所谓的索尔故事其实完全毁了这种压抑残酷的感觉,比之之前的《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师》来说差得太远太远了,或许正是因为近几年再难出现这类的佳作,所以政治正确的前提下,矮子中拔高?话说回来,为什么那三部那么经典那么拨动人心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它们很纯粹,没有那么多为了表达而表达,为了深刻而深刻,就是在这种普通人都能带入的氛围中,用一个很能平淡的手法讲述一个不用费脑细胞就能理解的简单剧情,而那故事之中的压抑残酷恐怖也让观众们感同身受,而这个片子,不好意思,一个让人无法理解更无法带入的故事,从头到尾各种导演个人化的让人迅速审美疲劳镜头,观看中观众们脑子里面首先想到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那本给人的那些感受呢?都在这些之后了,这就很难让人有更深的感触,而非要有些感受都是“看完之后,仔细品味”出来的,这本是没必要也是不应该的,因为那就是历史
《索尔之子》用反人性电影语言叙述的反人性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