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导演的风格,影片的题材似乎引起了观众更多的关注,无疑是当下的幼儿园虐待性侵事件起到了有力的推波助澜作用。说是巧合的话还真是巧合,因为就在影片上映的当天,北京朝阳区幼儿园的虐待性侵事件在网上炸开了锅,然而从更深层来讲,这也根本不是什么“巧合”,因为类似的事件,很可能天天都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发生,只不过之前没有完全报道出来而已。
很佩服导演文晏的勇气和胆量,挑选如此阴暗与敏感的题材。常常说,题材选对了电影就成功了一半。然而,这影片跟大部分观众所期待的虐童幕后揭秘或者控诉社会阴暗面的作品有所不同。导演的关注点并不局限在披露这一件性侵事件,目的似乎也不志在批判恶行的施加者,从影片里模糊不清的施害者面目足以得知。导演的视野更为广阔地覆盖到这起性侵事件的受害者与旁观者,她们在性侵事件后的心理变化,以及生活态度上经历的转变才是重点陈述,乃至引出对中国当代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
导演文晏由始至终用最克制冷静的手法来诠释这个敏感度十足的故事,几乎摒弃掉电视剧里那些廉价煽情的催泪场景
剧情比较简单,人物心理刻画不突出,但或许这也就是现实的地方,毕竟在这个被雾蒙着的社会里,很多人身处事件之中,的确都是一个“懵”的状态。
电影中海边的玛丽莲梦露塑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性象征,从无暇到被小广告弄得脏污,最后轰然倒塌。整个过程无疑再现了一种纯净的性幻想的建构和消亡。片中两个女孩对于塑像天然的依赖和维护态度,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点。小米最后从接客的房间逃出来,在公路上巧遇搭载着“梦露”的吊车,一前一后的追逐,大概也是某种程度上对性的纯洁和性的乌托邦形式的回归。
《嘉年华》:性是一种权力关系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