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sh》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作者安笛.穆裏根,关于他的介绍寥寥,只知道《Ribblertrop》和《Return to Ribblertrop》受到了英国卫报的大力褒赞,称其“燃点最高且最危险的幽默。有人在评价《Trash》的时候,说“A book to steal your breath away and fill your heart to the brim. ”这也难怪理查德·柯蒂斯(执导了《时空恋旅人》)会把它改编成电影上映,该篇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了《朗读者》)导演。
整个片子很欢快,让我想到了《Life of pie》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我看来,巴西和印度这两个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出来的片子也感觉风格不谋而合。一个南亚,一个南美,都处于热带地区。而按照国土面积来讲,巴西世界第五,印度世界第七。就连人口也都惊人的多,印度世界第二,巴西世界第五。环境塑造人生,在相似环境生长的人多少有会有些一致。目前,他们又作为金砖四国成员,总是被媒体绑定消费,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带动了两国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洋溢的满满的宝莱坞特色
一个莫名捡到的钱包,几个靠捡拾垃圾生活的男孩处理得很好。
首先没有交给警察,因为他们觉得警察不好,是恶的代表,他们从内心中不愿意与之为伍,进行合作;
其次循着一点点的线索,坚持找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的人有:美国白人,神父以及做义工的女孩;桑托斯家的仆人;贫民窟的女孩。
即使死亡逼近这样最坏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他们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内心中的信念。
随着事情渐渐浮出水面,他们得知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变得更加坚定。
最后他们成功了,来到了他们曾经梦想过的海边生活,这里没有饥饿,他们过得很好。
结尾显示不管是用手还是相机还是摄像记录真的很重要。
配乐也很好,热烈的急切的巴西风格。
[img=1:C][/img]
《垃圾男孩》讲述巴西反腐故事的英国电影,住在贫民窟靠捡垃圾为生的少年捡到了一个钱包,根据里面的信息和线索,一步步的触摸到背后惊人的真相,堪称一个钱包引发的血案。。。故事编的挺有意思,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垃圾男孩对抗强大的腐败体制和势力,但讲故事的方法不好,有点散乱,也没有什么高潮,更谈不上过瘾了,影片制作还是比较用心的,算是包装精美却口味一般的爆米花,可以一看吧。
刚看到是美国和巴西合拍的介绍,我就想起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果然不出所料,此影片各种宣扬美国人的好和白人的崇高拯救精神。我现在身处于白人主流社会,说实话,对人种素质差距还是有一定领悟的。比如,白人礼貌,优雅;黑人懒惰,暴力。我不是人种歧视的支持者,但是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很容易让一个普通人有这样的感觉。
一如既往的,这部影片里夹杂着两个美国白人,非常善良且正义的美国白人!这种借用社会媒体来宣扬美国资本主义的片子也是不少见了,但还是会不自觉的去观看它,细品它。
我不了解巴西的社会体制,但是我大致了解巴西在某些方面和中国很相似: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资,可是不善的管理导致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穷人穷得掉渣,富人富得流油,同时富人还不断的在剥削穷人。
这部片子也许正反应了这个社会的政治黑暗。暴力和贪污腐败充斥着整个里约热内卢。三个垃圾场长大的孩子在两位美国白人(一位英文教师和一位传道士)的帮助下突破重重困难彻底歼灭了最大的贪官污吏桑托斯。虽然真实的社会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戏剧效果
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垃圾男孩,之所以叫垃圾男孩是因为他平时的生活就在垃圾场里,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垃圾堆里捡别人扔掉的还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可就是这样脏乱差的社会底层,在无意间捡到了装有关键证据的钱包之后,怀揣着正义和善良的心,坚决地保护了证据,为了一个已经死去的陌生人完成他未完成的事情---扳倒表面风光背地勾结商人的议员,甚至是为了巴西的反腐败做出了贡献。
影片的一开头就是孩子拿枪指着黑警的头,但他最后也没有杀了他,因为善良是平等对待所有人的,即便是坏人
垃圾男孩的纯洁进化路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