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带着糟糕的心情投奔了一部可以吐槽的电影以在写观感时发泄的。开篇都想好了——本来是了,却又轮回,一度的不能成为永恒,有温文尔雅就有暴跳如雷,有开心就总有不开心,当下的发生总让一度的像没发生过。自然如此莫名其妙。带着满怀莫名其妙来看了一部莫名其妙的电影——然而,当然,陈凯歌必然仍是莫名其妙的,然而,当那些莫名其妙的点一如所料出现,兴趣已索然,心情亦索然,继而,安然。
演员选得不对并驾驭不住、节奏与故事乱成七八糟、情绪推进乏力、情怀牵强攀附——细节展开详参来自各资历的影评——是的,陈凯歌早已不是《霸王别姬》的陈凯歌,早已,既定事实已经让每一部新作观感轮回在预见与预见印证,然而有多少个谁能在攀登的路上积累一个又一个高点,不进,则退。讨论退了百步还是五十步也没有太多意义。影片中郭富城对张震说人生可以死而再生,那么陈凯歌其实可以是只是在重生路上还未找到拐点的陈凯歌,这个角度上,近些年的作品都可以看到努力。
当下的发生总让一度的发生像没发生过。当下的又会成为明日的一度
这本书很早就听说了,曾被人极力推荐过,只是由于各种杂事,没有看。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听说会拍成电影,很是期待。终于到7月份上映,被豆瓣的低分打击得没积极性了,直到后来出了网络版才看的。看电影时还没看书,对于电影,真是有些看不下去,没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没有高潮,没有悬念,只是一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遭遇,我也想给它一个低分。电影后,看了书,书给人的感觉真是耳目一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过的东西,原来可以这么去看,比如“动物向着月亮,植物向着太阳”,“两手对两肺,两脚对两肾”,对于一些听惯了的风水,一些平常见得不能再多见的东西,原来我们这么地缺乏观察力。而结合书,再来看电影,真的不能怪导演,因为这本书 ,本来就没有一条明显的故事线,只是一个人的遭遇,将佛家、道家,以及一些什么的教派,都写进来了,而且各得之精髓。比如,对于得道和尚的书写,近乎神奇,也不好拍出来,但是,这些东西确实很符合人心人性,当你以为自己很牛,妄想去改变一些人时,你发现不是自己改变了他,而是你被他改变了。人始终是渺小的
会写这篇观后,全在计划之外。知道《道士下山》(以下简称《下山》),是上次看《侏罗纪公园》时的映前预告,第一反应是这种大导电影怎么没见大规模宣发就默默无闻上市了,第二反应是看着王宝强装疯卖傻的表情范伟林志玲的床戏以及神神叨叨的民国风心里吐槽陈凯歌怎么沦落到拍这种猎奇卖肉的下九流东西了。
然后拖到快下映,因为被人推荐加一直待见张震,还是去看了,看完内心神兽狂奔。这年头都流行预告片浓缩全片精华,甚至不少进口批片“能勾人的只有预告”,横竖先掏走你兜里钱再说。《下山》则是真正精彩的情节都窝在正片里,想表达的心思理想化到比下九流不知高了多少。以为是站街女,结果人家是闺秀通书画;以为是杀马特,结果人家聊起康德叔本华。
估计不少观众的预期被预告片拐成了:这是一部以民国情色和武打为题材的写实搞笑片。照这个思路解读后发现货不对板怒评一星,顺便照例嘲嘲一贯“端着架子卖情怀”的陈凯歌。而实际上,本片题材是“民国奇情”,风格是“唯美”,主题是“论‘道’”。
民国奇情。建国以前,抗战以前
将医馆老板和崔道融写成兄弟,将叔嫂通奸坐实,把赵心川写死,彭七子弱化,周西宇和查老板联系在一起。即便考虑到无关联人物太多不易梳理,这些改编也是败笔居多。
首先小说中何安下十六岁上山前是当过药房伙计的,这是他能在医馆干活的前提。可电影改成了出生就被扔在山门前。那他短短数日的医馆工作,如何变成一个能让人砸门让他配药的专家药剂师呢。
师傅送他下山一番叮咛。让人想起了“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代。”因此不是应该谨遵师命吗,即便“老虎跑进心里”,也要“吓得赶快跑”啊。但他下山第一件事就是抢,而且抢的还是荤食,一破两戒。这对于一个从小就生活在道观的人来说,转变的有些突兀。你在电影里可不是半路出家的鲁提辖,且莫说抢,你是怎么知道那个东西叫鸡的?当然更扯的还在后面。听到志玲姐姐的娇嗔之声,他居然满脸笑意的爬梯偷看?不是应该大呼一声有刺客,然后一脚踹飞她身上的胖秃子吗。
小说里何安下只是走进医馆讨个馒头,或许这样的情节太过平淡没有波澜。当然加床戏可能也是出于没有波澜的原因
当人们去看《道士下山》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