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微评字数放不下,就简单写个评论好了。柯南伯格这部83年的作品明显还不太成熟。故事虽然讲得诡异,但组织太零乱。特效还不到位,用泥巴坐个假手都不打磨一下。好多地方声音也没同到步。另外,stop motion用得很多,可能因为太熟悉他后期的作品,感觉不太习惯。但是,想想看,对于一个小导演来说,不用这些伎俩还能怎么做?
高兴的是从这片子上我明显看到他之后几部我最喜欢的作品的雏形——比如他在《eXistenZ》里讲述了一个极其类似的主题,《Naked Lunch》里对幻觉世界的描绘,甚至这片子里的情欲与暴力,不与之后著名的《Crash》很像么?说实话我还没有看过柯南伯格比这部更早的作品,所以只能自己感叹感叹,人家在这时候就把以后很牛逼的那些点子都想到了呀。哪怕是个雏形,也比一般人好很多,而且这片子完全用不了多少钱。
然后的乐趣就是一边看片子一边讨论这是在多伦多什么什么地方。先从TTC的红色街车开始,第一个镜头打我的公司楼,第二个镜头打包子的公司楼。然后什么Broadview, Queen,Adelaide 这些市区老街——我本来都没觉得多伦多多好看的
看电视看多了,认为电视比现实还真实。
老头死前录像,说他的脑瘤产生幻觉,跟《电锯惊魂》何其相似。
表现人的异化,注定是cult片。
镜像幻觉。
说实在的这样的片子俺不喜欢。
20世纪80年代电视正式进入新媒介时代,实现了自身媒介的扩张,形势一片大好,大卫 柯南伯格却以此为题材,拍摄出了这样一部怪异的作品,即《录影带谋杀案》,原名为《Videodrome》,自造词汇,直译便是“视频综合征”,这样的表述倒也符合主角MAX的遭遇。
柯南伯格对于电影的掌控有两点,异化和解脱,从本片上讲,若解脱对应的是死亡,那么异化从何开始,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异化的过程中,感官刺激下的兴奋欲如何充当催化剂的效果,也相当有趣。如若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把电影的元素割裂成三种,即传播者,中介,和接收者。传播者,即可看做是MAX负责的83频道,和阴极射线传道会,奇光天堂。他们充当着上帝的职责,诱导观众来进行他们所需要的,无论是世俗化的低俗节目,还是以宣传宗教思想,哲学理念的传道会,他们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控制,完全的控制。而作为接受者的普罗大众,却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受大脑下意识的影响而被控制,这些控制元素都是非常低级化的感性思想,性爱,虐待等,电影里着墨不多描写普通观众,便是在传道会上
非常喜欢这种80年代软科幻电影阴冷晦涩的画面和色调,可能是由于当时录像设备的色彩还原度还不够,后来90年代的cyberpunk风格科幻片的氛围和色调可能深受这个时期的影响。
这部电影剧情放在现在可能并无新意,但是早在以录像带为媒介的年代就开始反思传媒和虚拟暴力色情对人的影响,导演可能也想不到30多年后的今天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让电影所担心的虚拟色情暴力变得触手可及。
最受震撼的还是电影的化妆和特效,不得不佩服那个年代高超的化妆技术,用来弥补特效上的不足
我从汞元素中站起 电流鞭打着我的意志 包裹着芯片条的皮肤仿佛挪动每一寸都会滞缓运作效率 艰难匍匐 散落一地的音源线和圆孔信号灯敲打着地上的碎玻璃 我走到庞大的屏幕前 看见循环播放着的不受限的森林图像 渴望着血和肉 垂涎于人性和肌肉动作 我开始把镶嵌在皮肤里的显像射线管剔除 鲜血和沥青像是开闸般涌出 我狞笑着从后脑勺软盘光驱中拿出那枚锈迹斑斑的3.5寸的两兆记忆 等待维持生命的最后一组电池耗尽 然而每次只能在我唯一肉眼中存在5秒的森林影像却永远留在了我的皮层 海马体完成了最后的工作 将这五秒归
【录影带谋杀案】时代产物。。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