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芳华》,脑海中立刻蹦出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和青春有关的日子》《金婚》《父母爱情》等一连串名字。这些大院子弟对那个年代有着强烈的感情和表达欲,连表达方式都差不多,甚至于这部《芳华》,真拍出了以上这些电视剧的感觉。
电视剧和电影有很大的不同,电视剧由于篇幅过长,又是休闲产品,为了让普通观众看得下去,经常刻意制造矛盾、小题大做、过于煽情,这些缺点本片一点都没落下:影片前半部分女兵们欺负何小萍的戏,起因都设计的有点儿戏,偷军装拍照和假胸这种小事本来就没什么意思,充其量是青春期女生的小打小闹,既不能深刻揭示何小萍真正孤单的没有同类的本质原因,也映射不出文工团的大环境,结果只能是跟电视剧一样撒狗血罢了。电影以萧穗子为旁白,结果影片大部分内容都不是以萧穗子视角呈现的,许多场景中,萧穗子甚至是缺席的,这使得电影的讲述视角混乱。旁白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以文字叙事代替影像叙事,许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深层含义非要念出来吗?当刘峰求死的想法要用旁白来解释、何小萍出现精神问题都要用台词来讲述的话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底层人民配有芳华吗?
又流眼泪了,多次。但好像并不是为剧情,也不是为了人物。只有一个:家庭出身。
男主刘峰,文工团里的活雷锋,人品道德能力无可挑剔,人人说好。可是农村出身,爸爸是个木匠。他对战友是真正的爱,对老兵捎信带东西,对新兵无微不至。能吃亏,食堂打饭别人吃饺子他吃饺子皮;有能力,在单位领导器重要推荐去上军校,厨房跑了头猪,第一时间就想着叫他一块去抓。(抓猪的场景很反讽,迎着高举毛主席语录,喊着誓死保卫毛主席口号的游行队伍追过去。)有爱心
在那个社会,这个人的奉献其实是有极大回报的。
他的上级说让他去军官学校。
是他自己拒绝了。
他的问题在于,那种无私奉献的道德力量,他完完全全的信进去了。
在那个时代,那种对奉献的号召,是我们这个民族走出泥潭的必经之路。
不过对个人来说,理想状况下,你应该把个人利益 也就是自私 和这种奉献 寻求统一。
他拒绝的理由是“另一个人比我更合适”。这是他的信息量不够造成的,后来退伍转业之后的刘峰,被公安局的人欺负,那个时刻,他应该明白,当年他应该接受上级的安排,走到更好的位置
电影《芳华》里的文工团有两次规模比较大的正式演出,颇有意味的是,这两次演出的观众一次是越战受伤的军人(包括很多精神病人),另一次是骑兵连,小说里讲,这个演出之后,骑兵连就要永远地消失了。
这样的演出透着股苍凉,让人隐约看到电影里的青春背后,那个垂垂老矣的文工团。
《芳华》记录的文工团跨越了整个七十年代。从七十年代中期那次大裁军开始,各地的文工团就有衰落的迹象,招工越来越少。而打倒四人帮以后,传统剧目一下子开禁了,中外电影也开禁了,剧场供不应求,白天放电影
《芳华》“黄轩”:被时代压抑的好人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