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哪个演员单靠绽放给高贵冷艳女主角应该深情实则猥琐的微笑毁掉一部时代史诗之作的演员的话,那非詹姆斯·弗兰科 James Franco莫属,柏林电影宫里频频的满场笑声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20世纪的女性版的“阿拉伯劳伦斯”的故事背景下,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女探险家Gertrude Bell在失去了付兰兰饰演的 ,这个引领她进入阿拉伯自然与文化的初恋之后,激发出她探索阿拉伯世界的欲望,在一连串的中东外交式探索之后,成就了一代“沙漠女王”的声名。
不知是已经在荧幕和个人生活的喜剧和出位路上走得太远,还是他太过现代感的脸庞失去了时代感的原因,在与妮可·基德曼爱情故事的对戏中,他失去了所有的魅力,所剩下的只有他布满脸庞的喜剧效果,这与电影所要表现的严肃史诗性完全不符合。我们完全可以说,这部本来应该成为赫尔佐格六年来首部剧情史诗佳作的电影完全毁在了詹姆斯·弗兰科 James Franco的选角上。前半段的爱情故事,不管是他带着Gertrude探索阿拉伯世界自然美景的唯美桥段,还是两半古钱币组合所表达的爱情忠贞誓言
似乎每一个女权主义的标志或是引领者都没有得到幸福的婚姻,到底女权主义影片是在歌颂女权者,还是暗中冷讽热嘲他们/她们,这也许都不得而知。然而,她们都邂逅了动人的爱情。
就像影片中只有亲身深入阿拉伯沙漠之中的Bell才真正了解这个地方,这也给予了她对于发生在那里的未来的远见,她也因此在一战后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局势中站有一席之地。但这一切都始于初次邂逅的爱情的灰飞烟灭和悲痛欲绝,似乎在任何人的女权主义视角,爱情和功名都是水火不容的。可至少影片没有那女权主义的偏见强加在浪漫主义之上,诗 似乎从来都是Bell最好的挚友。
影片随很清晰,不做作,但看到最后似乎又再次勾起我的揣测,这难道不是又一个大国沙文主义的记事簿吗?
你恐怕很难想象,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出自同一个人——沃纳·赫尔佐格,一个十五岁就写出第一个剧本的德国人。由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这个澳大利亚演员出演的格特鲁德•贝尔,是一个极具传奇意义的英国历史人物。故事的背景则是发生在神秘的中东地带——这一系列的国际元素拼搭,无疑让人对这部电影在观看之初就充满了好奇心。
格特鲁德•贝尔,这位英国旅行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作家,为中东地区板块的划分和国家的建立贡献了卓越的力量。妮可片中在黄沙漫天中穿越的造型深得人心,她的语言、态度和使命感使得格特鲁德这位传奇人物活灵活现出现在观众面前。一个美丽、睿智、却果敢混迹在政客中间又掌控着话语权的女人,无疑将成为男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可惜的是,纷至沓来的爱情指引她在沙漠中前行,却也让她在人生的选择上失去了方向。当事业成为格特鲁德的全部动力,她用行动证明了一个女人如何对世界产生的划时代的意义。那个从黄沙中走来的女人,蒙着面纱,隐匿在缓缓前行的骆驼队伍中,从容而美丽。
<图片1>
无意中在电脑看见这部电影(估计是朋友拿我电脑下载的),就打开来看了。
如果单纯从故事角度去看这部电影,会觉得没太有趣的故事性,不过应该反映了100年前的不少历史。当然,我完全不懂那段历史,完全没有了解。所以还是就故事说电影吧:
贝尔一开始和那个赌徒外交官的爱情,看着好像很不成熟那样。后来失败了之后,她就一走了之,一辈子为了这段感情“奔波”、“逃离”、“追寻”。由于阅历和经历的局限,我是没能理解她的感情。后来遇到三个男的都说要娶她,是因为她的个人魅力吗?还是因为地位?她自称是科学家、考古学家。但是片中几乎很少去表现她的学术研究。似乎她能以在乱世中到处随心所欲,只是因为她的贵族背景。
工作原因,在撒哈拉待过半年多时间,看到片名便点了进来。
电影中一望无际的沙漠,徐徐前行的骆驼队,画面之外,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恶劣严酷,但是让贝尔刚毅机智,果敢赤诚的真性情流露的更加淋漓尽致。故事跨越英国,伊朗,沙特,埃及……中东和西方文明的差异在服饰,家居,饮食,甚至言谈举止的细节中不断的碰撞交融,但又各为乾坤。贝尔生命中两个爱而不可得的男外交官,同样的对爱痴狂,温柔似水,可是性格又截然不同,让人不由得感慨情为何物。贯穿电影也贯穿贝尔一生的那本占满了风沙和血泪的日记,永远地留住了那段激情时光,成为阿拉伯夜空中一颗遥远明亮的星星。
“沙漠女王”女人不结婚,果然就开挂一般牛逼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