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个情景:松开阻断钳,两次电击后,Simon的心脏开始有力地跳动。冲浪少年,Simon的心脏终于找到了新家。
在清晨和煦的光线里,Claire缓缓睁开双眼,对着新世界,微笑了。
没错,这个故事简单到用一句话就能讲完。导演却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三个小故事的模式,最后合成一丝微笑,带我们走进生命的深邃。
一颗心脏转移到另一座心房需要一段旅途,但生命不会匿名,死亡并不是终点。
《Réparer les vivant(修复生命)》优点很明显—不煽情,不烂俗;克制,隐忍。
除去大自然,这世间若说有任何美好事物,那都是由美好之人所为,如本片的少年。他有紧凑的身材、被太阳晒成栗色的皮肤、光洁的额头、散发着光辉的头发,和像大海一样纯净而富有力量的眼睛。他骑着单车在色彩鲜艳、阳光灿烂的街头飞驰,追赶地铁上心爱的姑娘,让我强烈感觉到,这是一个美好的生命在它最美好的阶段做的最美好的事情。一度仿佛回到1988年的《碧海蓝天》,1993年的《蓝》,安安静静的法国电影,有着击穿人胸膛的忧伤。
即便如此鲜活的一颗心脏移植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
在知乎上看到推荐的就马上去看了看。因为题材挺喜欢的 关于人死了以后要不要捐献器官的话题,我觉得是挺吸引我的。
在中国人的传统想法,总觉得捐献器官就是“死无全尸”。所以很多人都对捐献器官这种行为表示不支持,就算在思想开放的外国友人看来也是难以接受的。
在剧中的一位少年因为和朋友去冲浪回程的路上因为他没有系安全带所以导致严重的后果—脑死亡,就是说他的呼吸和心跳可以靠仪器维持着活下去,只是一旦离开了仪器那么他就会死去。(PS:所以珍惜生命请系好安全带)
在这个时候医生提了一个很不合时宜的请求:是否可以考虑捐献你们孩子的器官?
看到这其实我自己也想了好多。如果自己是那个少年,那我父母会捐献我的器官还是会继续用仪器延续“我枯萎的生命”?当然这个我无从知晓。不过问我个人的意见我当然是愿意捐献的。因为继续用仪器延续所谓的生命都是毫无意义的,浪费金钱浪费时间在一个永远不会醒来的人身上,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放手。捐献器官让他离开得更有意义一些。
当然并不能用道德绑架去要求他们捐献器官
>>
在影片开头,一个青葱少年离开心爱的女孩床头,从窗台一跃而下,在还未苏醒的城市中骑行,与远方赶来的好友会合,几人再一同开车奔赴那片安静 孤独的大海。正值青春岁月,有爱人在心头、有好友在身侧,当下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那一刻当真称得上“岁月静好”。
然后,“嘭——”,上一秒所谓“岁月静好”下一秒就成了追忆。
少年因车祸造成脑死亡,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生命的休止符就此画下。少年的父母匆匆赶到医院,从一开始的焦灼不安,到被宣判脑死亡后的心如死灰,前前后后,秒秒都是煎熬。
【修复生命】修复人性的恐惧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