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背后,是当时东欧犹太人的一道真实的选择题,面对纳粹,所有的“日常”政治选项都失效了,只剩下了锡安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者,是逃走,后者,是战斗。前者,可能活下去,后者,九死一生。电影面对了这种真实的困境与张力,虽然用一种玩笑的方式来展现。尤其是把共产主义表现成了一种误认和玩笑;并且最后,试图用快乐的歌舞与性爱来弥合这种选择的两难。
不过,作为一部有以色列投资者的电影,片中给出的答案似乎还是希望回到以色列地去(然而拉比也知道,那里已经是巴勒斯坦了)
1941年,小镇小子傻兮兮地跑来向村民大叫:“纳粹军打到来!”一时人心惶惶,他心生一计,倒不如假扮纳粹军,跳上火车,自称驶向集中营,实则逃亡到别国去。火车一行一惊心,德军两次拦途捡查,幸得一次瞒天过海,一次撞着同道中人,齐齐走佬齐齐上路……。可是火车驶过千里路,到最后还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犹太人天性中应该有一种宿命的幽默感吧。看“火车驶向圣地”,和“美丽人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个民族被恶势力压迫凌辱到了亡种的边缘,幽默感之于他们,就好象森林中迷失夜路者的最后几根火柴。难以推敲的情节,略显拖沓的节奏,稍感突兀的结局,都无损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毕竟,导演真诚而又虔诚地脱下了他的小圆帽,而我们,也第一次看到了那些匆匆从街角趸过,带着大卫星臂章诚惶诚恐的城里犹太人的乡下亲戚们,盐,面包,红葡萄酒、星星,篝火和歌声。
想起了很有意思的一部卡通片“小鸡快跑”
追求自由美丽的人生,是万物存在的真义。
“囚车驶向圣地”要锡安主义还是要共产主义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2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