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拍的同影不是第一次看,之前看过《再过四年》,刚好主角在这部戏里也有客串,演的是年老的本杰明。
毫无疑问,本杰明是整部戏的主角,影片的叙述也差不多是以他的视角来的。我也很喜欢本杰明,他善良坚强尤其冲破了宗教的束缚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这不是常人有的勇敢。
但在看完全部三集后,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保罗,这个风一样的男子。
其实整个片子保罗的存在感不算强,却是起到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他把雷斯莫斯带进了同志圈,是他一眼看穿了本杰明“你知道自己是GAY吧?”
因为这句话
不断的镜头切换,三个时空,时间线逐渐并行到一起,一开始就打破了你美好的希望,一开始就告诉你,现实,就是这样。
让人感触最深的当然是最后保罗的葬礼,嬉笑怒骂,感动落泪,这样一个喜剧葬礼,却让人红了眼眶。我要把自己交给上帝了,葬礼的伊甸园设计,这是我唯一的人生,保罗:我活过。讽刺中带着乐观。看到最后才觉得,保罗是这个团体的核心,家长一样的存在,凝聚大家,化解矛盾,是公认的力量支撑,甚至在最后一刻,强撑病体完成圣诞聚会,从一桌人变成三个人,也许是想告诉对方,不管怎样
只是观后感,不是影评。
开始的一分钟,就揭晓了片名来源。后面的时间,在用不同的情节填充这个片名要表现的当年对艾滋病患者的恐惧。
我当年也跟雷斯一样,迫不及待要离开那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后来也没想过要回去生活。小时候有一次弄丢了家钥匙,要挨打。我突然不知道为什么,打开门跑了。跑错了方向,进了死胡同。如果当时我往左手边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故事,生活是不是换了个跟现在不一样的版本。还挺想知道。不过人一次只能走一条路,还不能走回头去选择另一条,片子里有句台词:“没有人可以重头来过,这才是全部的关键。”
关于影片中童年的影像,我们来看一段VCR:
“我觉得里面反复出现雷斯对着玻璃哈气写名字、在沙滩上用贝壳拼名字,小本在玻璃上按手印,都是小小的他们在寻求身份认同。因为家人不知道,朋友也不能接受他们,所以他们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对自己的认同。
所以当雷斯得知自己得了艾滋倒在地上痛哭的时候,后面接的是海水把小雷斯用贝壳拼的名字冲散;小本跟妈妈表白自己掩盖多年的秘密
戴上手套擦泪:充满惊喜!同志电影和BL小说差别果然好大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6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