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音乐节的消逝体现黑人种族时间线上的解放、碰壁和思考
作为影片 技术确实还可以 以不同的访谈切入不同的乐队或者书面资料的体现……但是内容引起不适:黑人表达对政府登月的不满 因为花的钱太多了 政府可以把钱交给黑人让他们脱贫 ;完全杜绝动机地对纽约市长亲近黑人这件事的讴歌;我觉得太简单粗暴了,一个音乐节的消逝是令人惋惜,但只是无绪的拼凑各个乐队,让人看得好累。
纪录片是有教育意义的,这部片子有无脑向观众灌输单方面的黑人牛逼论。为什么要去否定登月类似对太空的探索
抛开种族、国家、政治、财富、性别,只是用最底层的欲望享受音乐的快感,任何人都能够在这里一扫不快。(我看到有不少白人也参与其中了)
黑人的音乐天赋有点超越常识了,他们的音乐不是音乐中渗入灵魂,而是从灵魂中长出来的音乐。
1969年的拍摄技术真好啊,想要有的视觉刺激都有了,想要看到的时代面貌也都有了。明明是这么盛大的、欢快的、躁动的、善良的、真实的、渴望和平的文化节,却不予以传播(white骨子里的优越感真的…即便到现如今也不少见。)
私心觉得video再连贯一些,采访再少一些就好了
我的2022年最佳影片已经出炉,那就是《灵魂乐之夏》。对哈莱姆的兴趣始于《卢克凯奇》,接触黑人灵魂乐则是从James Brown和Happy Day等icon开始的。片中有60年代的诸多明星表演,也有当年哈莱姆地区的一段段故事。60年代大事不断——越**争、人类登月加上各种min*运动,更有J.F.K.和马丁路德金等人的遇*。而每逢周末举办的哈莱姆音乐节恰与这些事件同步发生。在当年的乐手、乐迷甚至记者都已老去的今天,用口述历史的方式重建那段色彩斑斓的岁月,影片的贡献非比寻常。口述史的魅力在于你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马丁•路德•金遇刺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一个灵魂乐手说:“你得为我演奏我最爱的歌《亲爱的主》”。
话音刚落,枪声就响起了,他倒在了地上。
他的生命停留在了“亲爱的主”这几个字上,想想真好像是某种宿命一样。
图片 from #灵魂乐之夏#,杰西•杰克逊在1969哈莱姆文化节上回忆金博士之死,之后那名灵魂乐乐手和乐队就开始演奏《亲爱的主》。
影片开头,是这样介绍哈莱姆文化节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1969年夏天举办。距离该音乐节160公里,另一场音乐节在同一个夏天举办...这个音乐节叫「哈莱姆文化节」”听起来像是蹭热度,但细品之下,当中又包含着多少无奈和心酸。比起人尽皆知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哈莱姆文化节不论是在规模、表演者咖位和政治、文化意义上都毫不逊色,但仅仅是肤色差异,这场集会就注定了长久的沉寂和被遗忘。
在音乐节举办的次年,长达228分钟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同名纪录片迅速登录院线
作者-Tambay Obenson
译者-思雨
编辑-Sahara
1969年的哈莱姆音乐节汇集了史提夫·汪达和妮娜·西蒙等众多明星,它的影像片段沉寂了50年——直到今天才被发掘。
(电影海报)
《灵魂乐之夏》(又名《当革命无法在电视上播出时》)【Summer of Soul (Or, When the Revolution Could Not Be Televised)】对美丽、自豪的黑人群体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在所有关于摇滚音乐节的纪录片类型中,它的出现令人感到意外又惊喜。然而
《灵魂乐之夏》自深深处--灵魂的呐喊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8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