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似是而非的东西——《观音山》兼《黄海》观后感
大概十年前,我无所事事,整天做些散活,假模假式地和妹妹们谈谈宇宙和未来,摸摸小手算算命。去北京的时候朋友说我是文艺青年,大家都笑。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很讽刺的称呼,于是竭力地说不是不是。老冯说,你怎么不是?我说老子只叙事,不抒情!叙事和抒情在当时的我看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阵营,要是似是而非地把我划到文青阵营之中,那就是在说我是个只会抒情的小混子了。
看完《观音山》,我觉着所谓“文艺”的称号就不只是在讽刺了,那简直是在骂人,而且把前生来世都给批注完球了。这样无病呻吟的东西,连片子里那个姑娘送的矫情的蛋糕都不如,造作得连念想都剩不下渣来。想起几部相似的片子,岩井俊二的《梦旅人》、陈果的《香港制造》,都是些穿着残酷青春前生来世马甲的二流货色。拿《观音山》说文艺或说电影,那真是在骂文艺和电影了。
面对似是而非的东西,更需要是与非的判断力。想起前几天看的《黄海》,本身是个好故事,导演的基本调性也把握得不错。然而这是一部缺乏控制力的影片,头绪多
影片介于真实与不真实之间,那种恍惚其实挺动人的。只是好多地方不懂留白,过于直接。感觉是范冰冰演技最好的表现了,李玉是真的懂她的美。只是一张脸无妆也艳绝,这高级的隔离感,哪里像个混迹人海混混沌沌的小镇摇滚少女,天生丽质也是瓶颈。
一部电影,很多人看到了半熟的残酷青春,坍塌的信仰和重建,甚至还有关于生死得失的禅理。然而看到最后觉得它讲的始终还是人的孤独感。虽然范冰冰在结尾很文艺的拗了一句台词“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的。”但事实相反。人生而孤独,谁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
观音山》一如当今大部分中国电影,只重镜头感觉,忽视剧本结构的完整性。比如扒火车那段,拍的很有感觉,但是看不到任何合理的动机,完全没有来由。类似一味的抒情,却不承担任何叙事作用的段落在片中还有很多。看的出来导演对于这部电影是有情怀在里面,但是,不能有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就永远不能算是一部好电影,只能使影片沦为一种单纯的宣泄导演情怀的工具。
结尾就这么突然没了,什么鬼东西。散场时有人说这比《大笑江湖》还烂,有点夸张,但也差不多了。
关于导演,我想说,都第三部作品了,感觉还跟处女作似的。老想着把所有的感觉,所有的情怀,汇在一起,完全不考虑故事结构的完整性。其实很多段落抒情效果一般,叙事上也没有任何作用,完全可以删掉。
青春期的躁动迷茫,陌生人之间,父子之间的真诚沟通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各自自身存在价值的探索,都是可以大作文章的主题。但是要有所有侧重,本片在这则显得过于随心所欲,以至于最后看起来象一锅杂烩。还有那些生硬的转场。显然,导演在对于影片整体情绪的掌控力还有待提高。
为什么随便一个人都可以,为什么只有我不行?
我们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哥们可以是无话不谈的知己就是不能做男女朋友,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一直在你身边,可是你却从来都看不见,为什么你可以跟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亲热,却从来都不会跟我?那么对你来说,我到底算什么呢?如果有一天我走了我消失了,你会觉得失落吗?会像我想你一样的想我吗?还是根本无所谓。
如果不能跟你在一起,我就觉得我已经死了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累了,也曾想过要躲进别人温暖的怀中。那个人可能很好,甚至比你更好更温柔,可是如果我没有像爱你一样爱他的话,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一点意义都没有。
而我也真的想过要离开你,离开有你的城市,或者干脆一死了之,也许只有当我离开你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我的存在。可我还是做不到,因为只要一想到今后的日子都将与你无关,我就会觉得生活完全失去了色彩,觉得自己已经死了。
你说,一个男人,要拥有很多东西以后,才能拥有他想要的女人。
我质问你,为什么?你说,你不是男人,你不懂。可是反过来,你也不是女人
【观音山】心理学动力浅析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