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过于安静的片子 好久没看了
在海边女主角说 为什么 我就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自杀
而我就是为什么体会不到那其中的深意 难道是我的修炼不够 完全静不下心来
好长时间没看这种调调的电影了,基本上都是在碟店看到立刻抢下,比如《我们不能白头到老》之类的,但真要看的时候,想到要空出两个小时时间来看这么缓慢、没有打斗、角色半天没一句话、镜头一拉就老长的电影, 就心理压力好大。在迫于要归还给花神小姐的压力之下,还是看了,又一次证明碟非借不能看之真理。
开头那一幕,老太太佝偻着背出走,调子真熟悉,总有点吉本芭娜娜或青山七惠的感觉,日常生活里无时不惦记着死和消逝,有点鬼气森森。不过日本电影和小说的那股子琐碎和絮叨劲儿如果能看下去,也是种修行。我看着看着会等不及那个镜头过去就走神儿,好吧,可见我之浮躁。
我不想重复一遍故事,也不想说这个故事里的生生死死,本星期我为电影哭的份额已经贡献给了《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何况是枝裕和也根本不喜欢煽情。我想说一点他的颜色和声音,风景和细节。电影的调子很好看,构图精心设计,好多画面定格出来就像大片一样。颜色也讲究,前半段,所有人都穿黑色,由美子穿黑裙子黑袜子黑皮鞋,头发扎成马尾,干净得不得了,看得我羡慕得不行
是枝裕和的处女作。整体感觉挺不一样的,最明显的感觉是这一部有些难懂。我觉得可能整部片是在讲失去吧。片子里的女主一开始经历了奶奶的离去,她很自责,觉得是她没有阻止奶奶离家出走才造成这个结果的。 然而她丈夫的离去却是毫无征兆的,女主无法理解丈夫为何自杀,甚至没有给她阻止的机会,这让女主更加痛苦更加害怕失去。我想她可能心里总是会在不断思考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但是始终得不到答案。到后面组建了新的家庭后,因为一次回老家,她又想到了曾经的丈夫,之后又陷入了难过和自责当中
一生中就那么一两个大事件
曾在日本的一都和若干个县市作过停留,讲真,豪华奢侈的大城市总是出奇地相似,贫穷清寒的小城镇则各有各的贫穷清寒。不过小地方似乎也更有生活的气味。
我喜欢在书本中标注出那些不曾熟悉的小地方,通过作者的描述去探知它们的面貌。“四国的宿毛”、“兵库县的尼崎”、“能登的曾曾木”是我在宫本辉的小说《幻之光》里标注的地名。日本有些地名很有趣,会用到叠字,念出来很可爱,这几乎是一种语音学上的游戏,不过这都是些很耳生的地名,如果我们去日本旅行,大概也很难路过。
《幻之光》这部近乎中篇的短篇小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是枝裕和改编成了电影,因为年代久远,让人怀疑起拍摄《如父如子》和《海街往事》的导演是否就是《幻之光》的导演,尽管题材一如既往,但风格有微妙的变动
时间很安静地在这里穿梭:陈旧的侧立在海边的木屋,有点寂寞却又坚定地不断迂回蔓延的小路,灰暗的天色;力图抑制自己倾诉欲望的一片混浊的大海...生活是这么安逸,让人想不到过去也记不起未来。
过去是什么?
对由美子来说,那是一些隐藏的片段。12岁的时候,由美子因为没有能阻止外婆突然的离家出走而心存内疚;前夫最后一面时,没有征兆的调皮地回头朝她挥动着雨伞,第二天从警察那里听到他卧轨自杀的消息... 由美子没有掉落过一滴泪水,她似乎平静地接受了,继续生活。然而,她总是有点不明白:为什么 我没能改变事实?
是枝像施用了时空挪移法一般地,把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完整截取下来。孙子枕着爷爷的肚皮躺在搁浅的渔船上,海浪在附近拍打,提醒观众时间在不经意的空隙流逝。一个空长的镜头,让海边奔丧的人群慢慢从镜头前走过去,天空如此阴霾,小小的人身在大自然莫大胸怀间显得如此孤立且虚渺,如果这时候有一束光,我们睁开眼,是可以看明那个困惑已久的真相。音乐浑厚地搅动你的腹腔,一种扪彻心扉的失去正慢慢淹没你的足尖,你的双臂
整部电影里面,是长时间的镜头拍摄,是各种声音和不同的光线。
那里,有风声,雨声,海浪声,屋檐下的风铃声,挂钟的钟摆声,人哼曲子声,收音机里的广播声,电车行走声和鸣笛声…
小时候,在我的家里,一个静谧的小镇上,我也是这样,对自然声音的感知度特别高,鸟叫虫鸣,流水微风…因为环境太安静了。所以对于影片里的各种声音,我很有感触。那时候我的心中是一片空白的,仿佛水流的声音已然带走了我心中的不愉快。大概,安排女主人嫁到那小镇上也是这个意思吧。
长时间的镜头无切换,常常让我误以为这个画面定格了,这种表现手法太有杀伤力了,尤其是在女主丈夫死后。好多这样的长镜头。有门廊,有太阳照进的门窗,有墙上的钟,有门口那好多双鞋子,有屋内的某个摆设。在大海和轨道的拍摄中,更是用了好多长镜头。像是发呆,愣神,任时光就这么流逝,仿佛在解脱那压抑在心里的苦。其实,要忘记苦痛,最好的也只有时间了。
整部片子让我一直呼吸困难,压抑而隐忍的生活,仿佛在平常的生活下淡了。但是,在某个时间,比如回到她和丈夫原来总去的咖啡馆的时候
1995,幻之光Maborosi 关于颜色和声音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5699.html